手工皂之起源:

如果要考究肥皂的起源,我們可以追溯到 4,000 年前古希臘勒斯波斯島,當地人發現將動物祭天後,產生木材灰燼和動物脂肪混合形成的黃色物質,遇上雨水,竟然能將衣服洗得乾淨。直到西元 3,000 年,美索不達米亞人發現,植物燃燒後的灰燼,與油混合後,具有去污力(手工皂起源,2011),高盧人應該是嚐試去製做香皂且成功的第一人,他們當時稱香皂為「sapo」,當時的皂類,是單純含有動物油脂和植物灰燼混和而成的軟膏狀物質。

 

肥皂是如何製造?

製作肥皂的過程稱之為皂化(Saponification),肥皂就是一種會起泡的鹽。肥皂是由「酸性油」加上「鹼性溶液」混合而成,酸鹼平衡才能得到好的肥皂。

 

手工皂是油脂混入氫氧化鈉(先以水溶解),等約4-6星期時間經過皂化的化學反應,形成固態的肥皂(脂肪酸鈉)及甘油(Glycerin)。有許多人誤認為製造肥皂所需的氫氧化鈉 NaOH,是化學成份所構成,故此肥皂不是天然,其實自然界裏的萬物,理論上都有它的組合化學式。例如,水 H2O 與鹽 NaCl 都是自然物質。氫氧化鈉 NaOH, 多數是由鹽水中經電解所提煉出來,所以「無毒不傷身」(愛草學,2013)。